首頁   聯絡我們
 
‧人權新知
 
‧世界人權宣言
 
高雄國際人權宣言
 
‧人權影音資料館藏
 
‧人權圖書資料館藏
 





大陸/調查顯示老人缺精神慰藉 專家籲設重陽節為假日

中新網10月16日電,今年十月,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敬老月”。被定為“老人節”的“重陽節”成為“敬老月”中一個有名稱卻也很平常的日子。從10月1日開始,全國多種形式的助老惠老活動就陸續開展,老人成為重陽節的主角。

從“節”到“月”的一字之變,老人是主角 “敬老月”是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要求開展的活動,以“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為主題,鼓勵全國各地開展走訪慰問、志願服務、老年維權、文化體育等各項關愛老年人的活動。 對此,《解放軍報》刊發評論說,此次從“節”到“月”的一字之變,不僅是我國傳統敬老文化發展的一脈相承,更是增強全體國人敬老意識、營造尊老敬老社會氛圍的有效舉措。重陽節,這個延續了千年傳統節日,在新時代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於15日晚向全社會發佈敬老助老倡議書,呼籲除每年九九重陽節確定為中國大陸“老人節”之外,還將每月9日約定為“關愛老人日”,促使老年服務活動社會化、經常化。

日前公佈的《2009年度中國大陸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大陸老年人口將突破2個億,中國大陸已進入並將長期處於人口老齡化社會。

為應對老齡化的壓力,老齡委要求,要積極引導各行各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助老惠老行動,鼓勵社區鄰里與高齡、殘疾、“空巢”老年人結成幫扶對子,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為高齡病殘老年人提供志願服務,防範、依法打擊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對老年人用品市場的監督。

老人最需精神慰藉,“走婚”群體日益龐大 在老人當中,“百歲老人”成為重陽節、敬老月關注的一個重點。據海南省民政廳最新統計,2010年海南省有百歲及以上長壽老人達1378人,百歲老人的密度排名居中國大陸第一。海南各級政府對包括百歲老人在內的高齡老人發放補貼,其中,百歲老人每月可領取200元高齡補貼。

“對於現在的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溫飽問題已經是初級問題,精神慰藉才是深層次的需要。”北京市老齡協會一位負責人說。精神慰藉一方面是來自家庭的,如子女和伴侶,一方面是來自社會的,如社會的關心和認同,自我價值的提升。而現在,人口流動、城市壓力的加劇,空巢老人越來越多。

子女和父母往往遠隔一方,“蝸居”者、“蟻族”、“漂”在城市的打工者更不可能和父母一起住,只能期盼放大假回家看父母。一項重陽節問卷調查顯示,8成以上的調查對象都“沒有跟父母在一起住”,4成左右調查對象表示“基本上放大假就回家”,近7成的調查對象“沒有在重陽節送父母禮物的習慣”,近一半的調查對象認為重陽節“陪父母聊天、吃飯就行,不用搞什麼形式”。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社會生活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李曉童女士告訴記者,明年的市“兩會”上,她準備提交一個呼籲政府在重陽節設置公共假日的提案。

 “在這特殊的一天,創造兒女和父母在一起的機會,培育全社會的孝老傳統美德。” 除了子女的陪伴,就是伴侶。記者發現,許多老人的“黃昏戀”都面臨著來自子女、社會的重重壓力,造成不婚同居、“走婚”的群體日益龐大。

“銀髮經濟”只是口號?老年消費品仍匱乏

對於商家來說,日益龐大的老齡化群體也成為目標買家,可是“銀髮經濟”似乎僅僅是豆漿機、洗腳盆、按摩器之類,適合老年人日常消費物品仍不豐富。在老年人和子女的抱怨聲中,“銀髮經濟”好像很難跟“朝陽產業”劃等號。媒體報導反映,大部分老人對目前的老人市場不太滿意,覺得老年人是被遺忘的群體。市場上關於老人用品的品種實在太少,老人用品專賣店更是基本沒有。就拿老人服裝來說,很多老人總感覺買不到合適的衣服,認為花色太少,黑灰色似乎成了老頭老太太們的“專用色”。

有導購介紹說,雖然老年人來逛超市的不少,但他們都是買平日消費的商品,很少為自己過節買什麼商品,老年人的購買能力還不是很大。加之老年人非常節儉,一般不會盲目購物。有些子女為了表示孝心,會在節日到來之際,為父母買些吃的、用的,但沒出現特別的銷售高峰。

據報導,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元市民和路人,眾多年輕人都表示,重陽節沒打算買特別的禮物給家裏的老人,重陽當天都要把老人接到家裏,或者回家跟老人一起吃飯,跟老人共度一個團圓、熱鬧的老人節。他們認為,回家陪老人過節是對老人節日關愛的最好表達,不需要特別購買東西回家,表達孝心要在平常生活中,而不是一個節日、一件禮物就能表達的。


(2010-10-16 /中央日報)

 
  2009 2010 2011 2012
 
10/14:偏鄉貧童矮一截 五萬鮮魚送弱勢(中國時報)
10/14:雇弱勢員工近五成 嵩贊獲獎(中國時報)
10/15:劉曉波效應 拒訪取消行程 中挪關係急凍(中國時報)
1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薩 談民主(聯合新聞網)
10/16:赴陸台生緩徵受限 立委盼修法(中央社)
10/16:大陸/調查顯示老人缺精神慰藉 專家籲設重陽節為假日(中央日報)
10/17:聯合筆記/外勞不是寶特瓶 (聯合報)
10/17:日右派遊行 嗆中國人滾出去(中國時報)
 
 
 
 
人權學堂 ∣Human Rights Learning Studio

位置:高雄捷運O5/R10美麗島穹頂大廳方向往出口9
Position: Kaohsiung MRT 05/R10 Formosa Boulevard Hall Exit 9
郵寄地址:81249高雄市小港區大業北路436號
Address: No. 436, Daye North Rd. Siaogang Dist., Kaohsiung City 81249, Taiwan
電話Tel:886-7-2357559∣傳真Fax:886-7-2351129
Email: hr-learning@ouk.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