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貧童矮一截 五萬鮮魚送弱勢 家扶中心昨日指出,雲林縣清寒學童的平均身高比台北少七公分,平均體重輕四公斤,營養不良使得使的鄉下孩子普遍較矮小,容易自卑、不敢表達想法。為改善根本問題,家扶中心發起「讓清寒孩子有魚吃」活動,把五萬條新鮮、活跳跳的魚貨送到弱勢家庭。 家扶中心表示,雲林縣「受扶助」家庭國小以下學童平均身高一三○.二公分,低於全國平均的一三二.九公分,與首善之都台北市學童一三七.三公分相比,更明顯矮一截。 家扶中心和中華民國關懷弱勢清寒族群生活協會合作、立委張嘉郡協助,爭取到六十八萬經費,讓雲、嘉、投清寒家庭每周能吃一次魚。總計今年十月到明年一月間,將送出五萬條以上的魚,給五千戶弱勢孩子與老人。 身高較低主因是營養不足,雲林家扶中心主任廖志文表示,「鄉下人比較勤儉,平常吃的都是自己後院種的青菜水果,魚、肉是偶爾子女返鄉才會吃的大餐」。 社工李沂真也說,台北市家長怕孩子偷買鹹酥雞、漢堡等垃圾食物爆肥。鄉下孩子卻常吃「回鍋菜」,把營養午餐留下食物一煮再煮,營養都已流失。他們就觀察到,許多孩子飯碗裡的菜都已煮得發黑。 主辦單位表示,送魚的活動經費相當有限,還好有中油、台電、內政部等單位贊助,加上雲林漁會以批發價提供魚貨,才能順利湊到五萬條魚,讓清寒家庭吃三個月。他們盡量挑營養價值高、單價低的魚種,如肉魚、鯖魚、吳郭魚、秋刀魚等。 但魚的數量仍遠遠不足,主辦單位希望能持續、長期提供穩定魚貨,需各界捐助,聯絡電話:02-2562-2526。 (2010-10-14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