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Home
聯絡我們Contact us
Human Rights Data
綠島人權藝術季 歌舞圖像 詮釋昔日白色恐怖 六十二年前,陳孟和被送到綠島思想改造,成為白色恐怖首批受難者之一。他出獄後,足足有四十年的時間無法融入社會,以油畫記錄腦海經常浮現的綠島生活度日。「綠島人權藝術季」特展將展出這些作品。 八十三歲的陳孟和被關進綠島前曾就讀美術系,在綠島期間被指派擔任攝影師,負責記錄政治犯生活,這些照片也會展出,他說,「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讓年輕人知道,台灣島上也曾經歷過生命毫無價值、可以輕易被抹滅的瞬間。」 「綠島人權藝術季」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發起,五月十六日首先登場的「登島步行體驗」,要讓年輕人以徒步的方式,體驗當初受難者登上綠島的心情;十七日早上則有「人權風車揭幕」,讓小朋友動手作風車,置放於園區遍地轉動。 傍晚壓軸演出「人權紀念音樂會」,由受難者歐陽劍華與張常美的第二代歐陽慧剛、歐陽慧珍,根據父母在綠島受難到相戀、成家的故事編排演出。 歐陽慧剛說,「我母親十八歲因參加讀書會被關了十二年;父親被關十年,離開綠島也只能以小雜貨店營生,一無所有。像這樣的故事不知道還有多少。」 紀念音樂會將由歐陽慧剛率領四十位實踐大學交響樂團成員,與二十名歐陽慧珍舞蹈團成員,邀請綠島、公館兩所國小超過百名小朋友們參與演出,並以〈西風的話〉、〈心肝寶貝〉兩首歌曲,詮釋白色恐怖下的境遇。
(2013-05-09/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