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聯絡我們
 
‧人權新知
 
‧世界人權宣言
 
高雄國際人權宣言
 
‧人權影音資料館藏
 
‧人權圖書資料館藏
 




保護海洋生態 愛「鯊」不要愛「殺」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對於海洋資源卻不夠關心,導致漁業資源越來越枯竭。今年的「國際海洋日」,荒野保護協會以「點燃海洋新希望」為主題,推出海洋相關紀錄片,並準備針對台灣海洋食材製作履歷,讓民眾了解這些平常食用的東西,究竟來自哪裡,與海洋又有什麼關聯。8日荒野保護協會召開海洋日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除了將從6月起進行海洋紀錄片巡迴影展,也將在11日邀請海洋相關部會首長共同討論保育工作和立法等議題。

殘忍魚翅成婚宴最愛

台灣是世界上鯊魚捕撈數量第四大的國家,同時也是食用鯊魚最多的地方。這些鯊魚被製成各種商品,供消費者食用。但滿足了人類的口腹之慾,卻也犧牲了海洋生物生存的機會。根據統計,光是太平洋區域每年就有1百萬條鯊魚遭到殺害,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也指出111種鯊魚面臨絕種。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更指出,目前已有111種鯊魚頻臨絕種,鯊魚生育率低,禁不起人類的食用供給,荒野保護協會現場展出各式鯊魚製品,並呼籲民眾減少各種鯊魚製品的消費,才能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

以華人婚宴中常出現的魚翅為例,漁民切下鯊魚身上的魚鰭和魚尾,將血淋淋的鯊魚丟回海中,被切下魚鰭的鯊魚無法游泳,只能在海中等待死亡。因此荒野保護協會呼籲,結婚旺季即將來臨,新人在孕育下一代的時候,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力,拒絕使用魚翅做為婚宴菜餚。

保護海洋就是保護生命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鯊魚的壽命很長,而且生育頻率不高,換句話說,鯊魚的族群補充速率慢,一但族群數量出現危機,需要較長時間來修復。鯊魚還是海洋生態中最高層級的獵食者,鯊魚的消失,將會嚴重影響整個生態系的平衡。陳昭倫強調:「海洋是生命的起點,保護海洋就是保護生命。」

剛舉辦完婚禮的荒野志工茶樹(左)與Dee(右)以環保婚宴新人的身分出席與會,現場簽署「愛鯊宣言」呼籲將結婚新人選擇環保菜單,將幸福傳遞到大自然。(圖文/黃士航)

過去台灣沿海有豐富的魚業資源,但是在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的雙重夾攻下,漁獲越來越少。陳昭倫指出,正因為台灣近海漁獲越來越少,漁船只能去其他地方捕漁,結果台灣75%到80%的大型魚獲都來自其他地方;加上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許多國際漁業組織無法監督台灣遠洋漁船,導致台灣許多船隊在公海上有洗魚或偷魚的問題,導致過度捕撈更加嚴重。

漁民保育知識仍須加強

雖然海巡署針對保育魚類違法捕撈進行稽查,一旦發現漁船上有保育的鯨鯊、大白鯊或象鯊都會直接懲處,但仍無法全面禁止。為加強漁民對保育類魚種的重視,海巡署企劃處處長黃肇嘉表示,海巡署和漁業署合作,進行漁民教育。海巡署還積極推動「海洋委員會」的成立,期待在海洋資源保育、海洋教育方面更進一步。

有限利用不影響漁民利益

只是,關乎海洋資源保育的漁業署,卻沒有現身8日的記者會。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表示,雖然事先有邀請漁業署,但漁業署並沒有出席。談及漁業署對於海洋保育的態度,周東漢感嘆,民間團體極力推動《海岸法》,希望能夠劃設保護區以保護沿海棲地,達到海洋資源永續,但漁業署卻認為保護區將損及漁民權益,因此和民間團體持相反立場。周東漢強調,保護區的概念是「有限利用」,並不會傷害漁民經濟利益,漁業署無法和民間團體溝通,也讓民間團體感到遺憾。

▲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8日適逢世界海洋日,許多小學生透過校外教學,參觀台灣海洋生態環境及了解海洋的未來。

(圖文/黃士航)

由於目前市面上的海鮮產品除了養殖海產有產地認證外,其他產品消費者都無法得知來自何方,因此荒野保護協會發起「愛鯊行動」,與中研院合作進行DNA認證,預計走訪台灣各地進行鯊魚樣本檢驗,了解這些產品的來源,及鯊魚品種和海洋的關係。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保育專員林愛龍表示,希望民眾能夠參與這項活動,寫下他們購買鯊漁產品的時間、地點,將樣本寄給荒野保護協會。明年的海洋日,荒野保護協會將會公佈檢驗結果,讓消費者了解自己餐桌上的食物,與整個生態系的關係。


(2011-6-9/台灣立報)

 
  2009 2010 2011 2012
 
6/7 : 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 未來只需繳千元即可 (聯合晚報)
6/7 : 漁權會砸魚 抗議AIT (聯合晚報)
6/8 : 立院三讀 性霸凌最重可退學 (中央社)
6/8 : 檢討查緝制度 應強化單位間的合作 (自由時報)
6/9 : 讓非法官參加司法院人審會 法界促速通過法官法 (自由時報)
6/9 : 保護海洋生態 愛「鯊」不要愛「殺」 (台灣立報)
6/10 : 立院三讀 黑心廠商最高罰千萬、判7年 (聯合晚報)
6/10 : 立院三讀 漁民健保身分放寬 (中央社)
6/11 :新移民姊妹齊聚人權學堂 呼籲「疼惜咱的新娘!」,爭取空中大學就學權(全球新聞雜誌)
6/11 :聲援艾未未 陸青年單車環美(中央社)
 
人權學堂 ∣Human Rights Learning Studio

位置:高雄捷運O5/R10美麗島穹頂大廳方向往出口9
Position: Kaohsiung MRT 05/R10 Formosa Boulevard Hall Exit 9
郵寄地址:81249高雄市小港區大業北路436號
Address: No. 436, Daye North Rd. Siaogang Dist., Kaohsiung City 81249, Taiwan
電話Tel:886-7-2357559∣傳真Fax:886-7-2351129
Email: hr-learning@ouk.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