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比婭女兒 將來台訪問 一部以東突厥(新疆)維吾爾族流亡民權鬥士:熱比婭•卡德爾為主角之紀錄片,去年曾遭中國打壓,並在台灣造成風風雨雨。不過,熱比婭女兒熱依拉預計7/18~7/21訪問台灣,和台灣關心國際人權之組織進行交流,透過其親身的經驗分享,讓台灣人民更瞭解這位偉大的維吾爾族母親與維族目前困境,當然還有,熱依拉自身角色的衝突與矛盾。 熱依拉十八日上午將輿台北舉辦訪台記者會,並計畫在台北及高雄舉辦兩場放映座談會。 以熱比婭•卡德爾為主角之紀錄片在國際間頗遭折磨,包括中國參展影片退出影展,中國政府甚至透過外交手段施壓澳洲政府,中國網民也三番兩次入侵影展網站,以不堪字眼攻擊熱比婭•卡德爾女士,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2009年的高雄電影節。 中國政府及台灣親中政客,試圖以各種方式阻撓【愛的十個條件】在高雄電影節播出,所幸台灣人民展現強大意志,堅守自由與民主價值,【愛的十個條件】最終得以在高雄電影節如期放映,並在電影節之外,短短一個月於全台灣巡迴放映近百場,場場爆滿,澳洲籍製片John Lewis更透過高雄電影節主席鄭文堂導演將放映費用的一半捐贈與莫拉克風災受災戶,希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七月適逢2009維族抗暴事件週年以及【愛的十個條件】正式在台發行,月詹會會長Freddy特別邀請熱比婭•卡德爾女士大女兒:熱依拉(Reala)來臺訪問。 《愛的十個條件》一方面捕捉到熱比婭在表達個人立場之際那股難以忽略的個人魅力,一方面更不避諱去呈現向來在鏡頭前強硬死撐的她難得脆弱的片刻,畫面上只見熱比婭受訪時堅決表示自己的立場絕不會因兒子被中國報復性拘禁而受影響,也深信自己的家人對她這樣的決定能夠予以諒解,然而下一個鏡頭卻是結束訪談的她崩潰失聲尋求旁人溫暖的擁抱,她的大女兒熱依拉更是明白表示雖能體諒,但仍舊希望今日反抗中國霸權的不是自己的母親,熱依拉在片中亦有吃重的比例,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窺見,作為反抗霸權者子女,內心的矛盾煎熬。 台灣近年與中國交往密切,我們希望在重視兩岸經濟合作的同時,更要關注中國的法治民主,與中國交流,不應降低台灣人權標準,不能放棄台灣價值,在民主與人權的立場上更不能有所倒退,不只針對中國人權境況,在台灣宣稱要走向國際的當下,更主動關心國際人權議題,是台灣人作為世界公民的第一步。 (2010-07-17 /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