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小靜說:我不喜歡放暑假 小靜的爸爸與媽媽在沒有婚姻關係下,生下了小靜,在他未滿3個月時,媽媽就棄家出走,而爸爸則在小靜3歲時,因病猝死,一時間照顧的重擔便落到了年邁的爺爺及奶奶身上。 原本爺爺、奶奶就僅能靠偶打零工及撿拾資源回收,賺取非常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但加上照顧小靜後,讓家中的經濟更顯拮据,常常需要鄰居、村長或社會團體提供白米、蔬菜…等物資的協助。隨著小靜逐漸長大,進入小學就讀,爺爺、奶奶的身體也漸漸的變差,更雪上加霜的是爺爺在日前發現有癌症,最近又跌了一跤,身體狀況更是不佳,兩個人都無法再工作,家中僅靠老人年金來支撐一家三口。 祖孫三人,住在已經數十年的老舊三合院中,屋頂牆壁多處漏水,室內昏暗光線不佳,家中沒有瓦斯,平常想要洗澡或煮飯都得燒柴煮水,若是沒有木柴可燒時,就得用冷水洗澡,冬天寒流來時,常常還因為擔心著涼感冒就乾脆不洗了。 晚餐也常只能以電鍋煮些簡單的麵條來吃,有時甚至是家中沒有東西可以煮。貼心的小靜為了擔心爺爺奶奶吃不飽,所以總是吃很少,奶奶問小靜時,她就說自己已經吃飽了。所以小靜在學校吃營養午餐時,總會吃得特別多,就怕回家的晚餐沒辦法吃飽,晚上又得餓著肚子睡覺了。 暑假到來,原本應該是小朋友們非常期待開心的假期,但小靜卻因為將有長達兩個月的假期在家生活,吃不到一天唯一可以吃飽的學校營養午餐,十分的擔心,不僅擔心自己吃不飽,也擔心爺爺奶奶多了她在家吃飯會吃不飽….。「我不喜歡放暑假,要是沒有暑假,可以天天上學、天天吃營養午餐那有多好?」 小靜並不只是個案,在兒盟服務的偏鄉小學中,有很多像小靜這樣的弱勢孩子的假期竟然都會在『餓肚子』和『被迫偏食』中辛苦度過。一直以來大家都很關心弱勢兒童平日學校的營養午餐,但兒盟調查卻發現不需上學的假日,弱勢兒的假日飲食問題更是嚴重,吃的食物不但令人無法想像,甚至有一餐沒一餐,令人心疼。為了幫助偏鄉弱勢兒童假日不挨餓,兒盟發起了「偏鄉長假營養廚房計畫」,目標幫助1000個偏鄉弱勢學童、超過5萬份的營養午餐,確保孩子們在暑假期間也能維持最基本的溫飽和營養。 (2010-07-13 /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