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報告國際審查 立委憂政府回應慢
〔記者陳璟民/台北報導〕台灣國家人權報告月底將由十位國際人權專家來台審查。民進黨立委及人權團體昨天呼籲馬英九總統盡速具體回覆國際專家所提的議題清單,並公布於網站上,讓公民社會參與,展現我國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心與作為,以免國家聲譽貽笑大方。
法務部回應,各部會的回覆資料陸續彙整中,但因還要翻譯成英文給國際人權專家,會請各部會加快腳步;外交部表示,政府有專責小組追蹤備審進度,另推動「條約締結法」等立法,做為政府批准其他核心人權公約提供法源基礎。
台灣施行聯合國人權兩公約已經三年,馬總統日前宣示邀請國際人權專家來台灣審查國家人權報告,國際人權專家們將於二月廿四日抵台,廿五日到廿八日進行審查,預計三月一日發表結論性意見後離台。
不過,民進黨立委陳節如指出,國際人權專家事前提出兩大議題清單共一百廿四個題目,範圍涵蓋訴訟人權、集會遊行、原住民族權益、居住正義、核廢料與環境開發、媒體壟斷、性別歧視等,切中我國人權發展要害,總統府卻回應有限。
民進黨立委尤美女也指出,兩公約的簽署與執行,不是只為裝飾台灣的國家門面,國際審查也非大拜拜,各部會迄今仍沒完成答覆的準備。民進黨立委鄭麗君則質疑,內閣改組後,新閣揆江宜樺初上任之際,國家人權報告的審查勢必亂上加亂。
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高涌誠、執委黃嵩立表示,馬英九應趕快指定副總統吳敦義或即將上任的閣揆江宜樺,統籌各部會配合國際審查,回覆問題清單。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顧立雄提醒說,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是簽署兩公約,取得國內法效力,國際人權專家來台審查施行成效,是凸顯台灣在國際政治侷限下,進入國際文明社會非常有創意的舉措。
(2013-02-05/自由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