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人權法治等可納入 兩岸將擴大對話!馬英九總統昨(23)日表示,希望跟中國大陸的對話,能從過去的經貿,擴展到人權法治等領域,政府不會天真的認為兩岸間能在這些議題立刻達成協議,但可讓中國大陸人民了解,這個制度可以中華文化的土壤中生根,「這個訊息非常重要」。 馬英九昨天出席世界自由日慶祝大會時強調,「世界自由日」是為了紀念韓戰期間,原本屬於中共部隊的1萬4千多位軍人決定投奔自由,在聯合國與中華民國政府安排下,在民國43年1月23日抵達台灣基隆港,這一天被訂為自由日,彰顯人們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具有重要的意義。 他說,台灣過去實施戒嚴是因為兩岸的對抗,兩岸之間沒有和平,所以政府得到一個很重要的歷史教訓「沒有和平,就不容易有自由、有民主」,兩岸有相當長時間處於內戰狀態,死亡人數破百萬人,國家整體動員去作戰勢必會限制人民的自由,因此政府政府決定採取不同的政策,用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端。 馬英九舉陸客來台為例指出,5年前他上任時,兩岸雖往來頻繁,卻缺乏直航班機,目前每週有616班次的直航班機,去年來台觀光的陸客達258萬人次,4年多來共計有717萬人次,創歷史紀錄。 他強調,並不是滿意現在的情況,而是至少兩岸的衝突已有效化解,雙方透過和平的方式,解決不同的看法,有一些重大爭議可以先擱置,因為這樣,才能在和平環境中追求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 馬英九強調,「沒有和平就很難想像有自由跟民主」。所以除東海和平外,也希望跟中國大陸的對話,能夠從經濟、貿易、文化,擴展到人權跟法治,也希望未來兩岸交流能跨越傳統經貿,進而包括人權、法治、自由、民主等領域。 馬英九指出,這些議題雖不會立刻達成協議,但可讓大陸人民了解,這個制度不是不能在中華文化的土壤中生根。 (2013-01-24/工商時報)
(2013-01-24/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