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參加123國際自由日活動時強調,「沒有和平,就不容易有自由、有民主」。(圖/記者王鼎鈞攝)
|
與中國大陸對話 馬英九希望能拓展至人權及法治
馬英九總統今(23)日表示,「沒有和平,就不容易有自由、有民主」;除了東海和平外,也希望跟中國大陸的對話,能夠從經濟、貿易、文化,擴展到人權跟法治;讓本來屬於「舶來品的民主制度」,在中華文化的土壤下,也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馬英九上午出席世界自由日活動時致詞表示,中華民國政府剛遷台時,因為兩岸的對立,戒嚴了38年,但從1987年解嚴、開放報禁、組黨,然後全面改選國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總統直選,一步步把憲法所規定的過和實質,完全落實。
馬英九說,最近紐約自由之家自由評比,我國在政治人權方面,列為第1等,公民人權列於第2等,屬自由國家;這幾年來,一直維持這樣的準,國人也感受到我國是全民、真正自由的國家。
馬英九表示,他2008年上任時當年的人權日就宣布,我國將批准聯合國兩人權公約,即使批准了,聯合國秘書處也不會讓我國存放,因為我國已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但我國還是通過立法,會以國內法形式,變成政府國內機關、人民適用的法律,這對於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他說,不僅於此,政府還按聯合國標準,每年都將出版國家人權報告,並邀請全球人權專家、學者到台來審查,可說是大費苦心,對於聯合國應盡的義務,是我國要追求的,就全力以赴。
(2013-01-23/今日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