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君子:想以價制量 效果有限 衛生署擬提高菸品健康捐,台灣吸菸權益促進會主委陳紹庭呼籲,政府制定政策也應傾聽吸菸者心聲。 陳紹庭說,很多吸菸者是底層勞工,香菸是他們社交、紓壓方式,「就算菸品一包五百元,這些民眾還是會買,菸品對他們就像是民生用品。」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國內十八歲至三十九歲青壯年,是吸菸率最高族群。陳紹庭表示,青少年抽菸不少是因同儕壓力,如果未從社會、文化層面著手,單純只調高菸捐以價制量,政策效果有限。 抽菸六、七年的張先生說,如菸捐再漲廿元,一包菸近百元,「政府就像土匪一樣。」 「台灣社會對吸菸者不友善,其實吸菸者也很怕影響他人。」菸齡五年的黃先生說,不反對政府提倡戒菸;但畫禁菸區的同時,也應廣設公共吸菸區,或比照香港戶外吸菸區有完善的放置菸灰設備等,尊重吸菸者人權。 國健局委託公衛專家估算,台灣去年可歸因於吸菸死亡人數近兩萬人,與吸菸相關疾病死亡率與罹病率,包括心臟病、中風、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癌、食道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仍居高不下,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2012-08-1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