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政府應檢討遊民收容機制
(中央社記者何孟奎台北31日電)遊民遭潑水事件引起社會輿論關注,多個民間團體今天呼籲,政府應全面檢 討現行收容安置制度、增設方便的盥洗設備、停止迫害 遊民,並將空屋變租屋,轉化為市民所需住所。
台灣當代漂泊協會、遊民行動聯盟、台灣人權促進 會以及多名學者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取 消政策歧視,制定妥善可行的遊民安置措施;記者會中 有多名遊民演出行動劇,凸顯被官方驅趕的無奈與痛苦 。
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李宛真說,台北市政府用潑 冷水驅趕遊民引起各界撻伐後,想改用「美化公園」、 「送進收容所」以及「強制立法」三合一的「新城市驅 逐貧民術」,讓這些居無定所的遊民在大眾眼前憑空消 失。
李宛真表示,驅趕遊民是很不友善的行為,發生潑 冷水事件後,總統馬英九指示行政院研議設置短期遊民 收容所,但此一措施對於解決遊民居無定所的困境,幫 助有限,因為現行安置條件,讓大多數的遊民都進不去 收容所。
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指出,檢視政府所提 對策,除了內政部長江宜樺終於針對城市貧民問題採取 正面措施,願意開辦置物櫃外,其他諸如馬總統指示研 議的短期收容所、台北市的尋找「新庇護中心」、「美 化公園」、以及催生「台北市遊民收容輔導自治條例」 ,都讓人感到擔憂。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師黃麗玲說,其實在 安置與驅離之外,還有其他可能做法;因為安置地點、 管理制度或條件等問題,遊民不一定願意被安置,寧願 選擇重回街頭;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住宅、社福就 業三方面政策共同著手。
(2011-12-31/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