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拍片 紀錄新移民生命力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高雄19日電)63歲的王震谷以前沒學過攝影、剪接,接觸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開辦的紀錄片工作坊,從基礎開始學起,最後完成「回首來時路」,記錄上海外籍配偶在台灣生活的點滴。 高雄市勞工局今天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舉辦「新移民.勞動力」紀錄片工作坊成果發表會;勞工局從8月開始舉辦紀錄片工作坊,邀請10多位紀錄片工作者指導在地民眾如何拍片,獲廣大迴響。 這群高雄市民有20幾歲的年輕人、有30幾歲的職業婦女,也有60餘歲的退休老伯伯,他們雖然沒有製作紀錄片經驗,卻願意利用週末休假時間上課,拿起攝影機,記錄高雄城市裡默默付出的外籍配偶及移工。 他們總共完成7部紀錄短片,「365天的守護」紀錄來自印尼的24歲女孩「阿信」,如何犧牲生活、克制對家鄉的思念,每天照顧久病的老太太;「回首來時路」則述說來台20年的上海單親媽媽張怡,獨立扶養女兒、守護愛的承諾故事。 「當我們同在一起」、「越灣越美妙」則描繪越南新移民籌組同鄉會及經營事業的歷程;「田心大冒險」、「心願」則記錄異國婚姻的酸甜苦辣;「LUPITA媽媽」則描述遠嫁來台的厄瓜多外籍配偶開設西班牙餐廳的故事。 勞工局局長鍾孔炤致詞時表示,高雄市有4萬3000多名外籍配偶,也有3萬多名移工,他們對台灣貢獻不容忽視,也造就多元文化,透過紀錄片拍攝,讓在地居民了解外配及移工的生活和心情,有助增進族群了解,並呈現多元文化的特質。 高雄市政府勞工博物館12中旬將展出「移工特展」,此次工作坊7部紀錄片也會在特展中播放,讓更多民眾看見素人導演眼中的外配、移工生命力。 (2011-11-19/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