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獲准出口血鑽石 人權團體抨擊 【中廣新聞/夏明珠】 規範國際鑽石貿易的(金伯利機制)同意讓非洲國家辛巴威,出售一個礦場的鑽石,那座礦場的鑽石庫存,估計可以替辛巴威帶來20億美元收益,人權團體強烈抨擊這項決定。 金伯利機制是以人權為目的,創立的國際鑽石交易認證制度,目的就是要抵制奴役工人的血汗礦場,遏止鑽石利益引發流血衝突,防堵所謂的血鑽石進入市場。 位在辛巴威東部的馬蘭吉金礦,佔地六萬公頃,是十九世紀以來發掘的最大金礦,它在2006年被發現,當時正值辛巴威政治、經濟以及人道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新的金礦引發各方爭搶,鑽石染血,那座礦場被金伯利機制列入黑名單,禁止出口。 不過去年,金伯利機制放行了它們判定兩批乾淨的礦石,讓辛巴威拍賣九十萬克拉的鑽石,今天宣布的最新決議,則准許辛巴威拍賣馬蘭吉礦場開採出來的所有鑽石,總計450萬顆,估計價值達到二十億美元。辛巴威財政部長驕傲的說,辛巴威要揚眉吐氣了,它們再也不需要向人乞討。 不過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指控辛巴威政府在馬蘭吉礦場殺害了兩百多人,軍人還強暴婦女,強迫兒童勞動,辛巴威政府還是靠著奴役人民,獲取鑽石利益,金伯利機制的決定令人失望。 (2011-11-3/中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