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1願3不 幫助患者完成未完心願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安寧療護是用來提供癌症末期患者及其家屬,另一類特別的醫療選擇。國泰醫院昨(六)日表示,有些親人很難接受身邊的親人離開,所以會想盡辦法讓患者接受治療,醫護人員通常會對患者進行插管、電擊急救,不過,患者臨終前會因急救而露出痛苦表情,而安寧病房能讓患者「不痛也不苦」地離開。 安寧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已經沒有救的患者能夠「不痛也不苦」,所以有些重症患者會選擇接受安寧療護,一旦接受,就代表已經放棄治療,已經不願意再嘗試任何的療法,患者只想安安靜靜的離開人世,不要有痛苦,也不要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形。 國泰醫院社區護理組護理長劉錦蓉表示,台灣民眾通常沒有預立遺囑的觀念,總覺得談到安寧療護,就是等死、不做治療,認為這種做法是觸霉頭的事,因此許多臨終患者的家屬對患者隱瞞病情,或是患者也怕家人擔心而不願意面對疾病,導致臨終前還來不及交代身後事而死去。 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每年約有3萬5千人死於癌症,但其中只有約二成的末期患者願意接受安寧療護。其實,安寧療護在面對生命即將結束的病人時,並不會放棄治療,而是讓患者感受不到痛苦,讓他們保有生命的尊嚴,同時也積極引導患者及家屬趁來得及,勇於說出內心話,或幫助完成心中未完的心願。 另一方面,家屬也不必等病人離世後才靠擲筊揣測,讓患者有尊嚴的死亡、而在世的人也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劉護理長呼籲癌症末期與九大重症病人、家屬可與主治醫師或安寧護理師溝通,以瞭解安寧療護內容,藉由安寧緩和醫療小組,提供全方位的安寧照護,使患者了無遺憾。 (2011-10-7/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