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狼!「擴大DNA採樣」呼聲再起 【聯合晚報╱記者孔令琪、舒子榕/台北報導】 縣宕14年的「東海之狼」,在DNA比對下狼跡現形;據了解,為了保障婦女安全,讓性侵犯早日現形,警政署有意協助推動將目前「去氧核醣核酸(DNA)採樣條例」修法擴大,除了現行對性犯罪與重大暴力犯罪人採DNA建檔,擴大對有竊盜、毒品、搶奪、妨害自由等犯嫌DNA建檔,並希望立法院本會期能進行審查。但是人權團體則持不同看法,並認為目前已有採樣機制,不宜再濫權擴大,因此,未來該案若在立法院提出,勢將再次引發另一波論戰。 民國97年間就有立委提出條文修正草案,但因當時考慮侵害人權疑慮過大,龐大的反彈聲浪致修正案無法過關,相關單位有意在立院本屆最後一個會期「闖關」,但一般認為,該修法爭議大,且不具急迫性,過關希望不大。 這次提案修法擴大DNA建檔範圍,主要是新增對於恐嚇取財、縱火、爆裂物等公共危險罪及妨害自由罪、竊盜、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及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等犯罪人於一審判決有罪進行採樣。 對此,警政署長王卓鈞表示,擴大DNA採樣,對於日益翻新犯罪手法,擴增刑事DNA資料庫是世界潮流及時勢所趨,適度修法對治安有正面功能,給警察增添辦案利器,又能兼顧人權與符合比例原則。 國民黨立委潘維剛表示,修正草案已通過初審,但之後的幾次協商,都有人有意見,其中包括人權考量。但對壞人的縱容就是對好人的殘忍,採樣不是針對全民,只是對犯罪嫌疑人採樣,至於採樣範圍要擴大到怎樣的程度,還可以討論。 提案立委謝國樑表示,之前協商時民進黨有疑慮,法案擺了好一陣子,如果民進黨願意配合,國民黨非常希望可以排入協商,採樣的範圍還可以討論,擴大採樣對未來犯罪偵查有很大的幫助。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則表示,法案已經在民國97年通過委員會初審,但在協商時考量人權議題和資料庫管理問題,從此石沉大海,法案是否在下會期排進協商,得看國民黨態度。 柯建銘表示,協商出現不同意見,首先是基於人權,就比例原則而言,竊盜、煙毒等犯罪是否列入採集範圍,第二是DNA資料庫的管理以及如何銷毀等問題,種種疑慮導致協商沒有下文。 (2011-8-16/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