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萬學童 置身非法安親班 中國時報【游婉琪、管婺媛、葉芷妘/台北報導】 雙薪家庭學童下課後,大都待在安親班等爸媽。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昨點名兒童局立案安親班只有八百廿四家,估計高達七十萬學童下課後留在非法托育機構,安全堪虞;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回應,估算數字不正確,大多數孩子家長會接回家,或留在校內外課後安親班。 五月十五日是全國兒童安全日,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放學後進入各種課後托育機構的學童約七十二萬六千三百名,但兒童局僅掌握三萬五千五百二十一名、托育於八百廿四家立案安親班學童,其餘近七十萬學童很有可能進入危險重重的托育機構。 她進一步表示,未立案托育機構教室可能缺乏使用執照及防火避難設施,一旦發生事故,家長根本求助無門,近十年托育機構的兒童相關事故,近三分之二案件都與教師有關,包括不當管教、照顧疏忽,甚至是狼師問題等。 張秀鴛則表示,除了兒童局列冊立案的八百多家安親班外,國內還有約兩千家托兒所兼辦課後托育中心,也都屬於安親班性質,因此基金會指七十萬孩子下課後行蹤成謎是不正確的。 張秀鴛指出,由於補習班是教育單位管轄權,因此有部分地方政府的主管單位,在接獲舉報後,認為此屬教育主管機關管轄範圍,因此常會發生因事權不統一而產生管理上的模糊地帶,兒童局也一直就此情況和地方政府溝通。 教育部社教司司長柯正峯則強調,只要發現有未立案的補習班,沒有第二句話,地方政府就是要取締。 至於業者為何不立案?補習班業者范小姐無奈地表示,去地方政府辦立案程序太複雜了,表格又不知從何寫起。舉例來說,電腦一台多少錢、課桌椅要幾張、課程安排設計等問題,光填完這些表格就令人頭痛。如果請別人代辦還要被收數十萬的代辦費,剛開業怎麼有能力負擔得起? 林月琴呼籲,內政部及教育部立即全面清查未立案的課後托育機構,並修法讓安親班、補習班的環境安全及專業人員配置標準化,學童托育安全才有保障。 (2011-5-14/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