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任志強稱城鎮化亟需解決財產權力和人權問題 2013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三屆年會于2013年2月22日-24日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圖為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以下為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在思想互動空間B: 城市化與生態文明分論壇部分發言實錄。 任志強:我一看論壇把地產商擱到城市化與生態文明上,他們似乎認為城鎮化是建築的城鎮化。我認為張躍和馮侖講的是建築的城鎮化。我個人認為,生態環境是指人的生存環境,而人的生存環境裡頭最重要的是制度上允許妳生存的條件,有一部分是汪總談到的。 在我們昨天的會議上,吳景濂老師和辜勝阻都談到了其中城鎮化最核心的要點是把人從農民變成城市。國際上就業一般就兩個,一個是農業就業和一個是非農就業。工人指非農就業。城鎮和農村的差別就是非農就業是什麼。 中國存在的問題就是兩個,第一個是產權制度問題,第二個是人權制度問題。人權制度上是農民沒辦法選擇。歷史上來看中國和國際上是一樣,為什麼人們要到城市,是人們選擇到城市生活,人口聚集就變成城市。戶籍把人分成兩類,一類叫做市民,一類叫做農民工。就變成一種歧視,妳是農民工妳就不能進城。因此我們過去在歷史上有一個叫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為了回避戶籍制度的矛盾而迫使農民衹能留在農村。第二個城鎮化,我不能把它變成大城市就是就地小城鎮化,還是農村。它想回避的就是這種歧視矛盾。歧視矛盾在購買住房上、限購上、醫療、老保、就學一系列都充分體現。人權在分為奴隸和非奴隸兩個部分以外還有一個財產權力,農民的財產權力不歸農民,所以農民財產權力沒辦法進入到城市去,或者他不能把財產權力變為進城的資本。 大家都在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生態區域。在國際上產權是自己的,它不需要保護,因為所有的地區都必須在產權保護之下進行。而中國因為產權不是自己的,所以人們可以任意破壞空氣、破壞環境、破壞水流,因為沒有人去說反對妳。單靠國家監督比如說環保局,他是監督不了的。而財產權力是每個人的,妳往我的地方排污是不允許的,所以我自己就會群起而攻之。為什麼很多地方建化學工厂老百姓會鬧市,因為老百姓覺得妳侵犯了他的權力。治理污染很重要的一個條件,權力是妳的才能治。如果沒有這個權力,怎么能治理呢。它附帶是人權和財產權力的問題。這兩個問題不能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生態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或者幾乎是不可能解決的。我們要花出比有人權的國家多幾十倍的努力都很難達到他們的效果。 城鎮化過程中人類的生存制度發生變化,我們現在的戶籍制度導致我們的農民沒辦法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他的老保附屬到自己的土地上,他回到農村去享受他的醫保,上學也要回到農村去,否則不能升學考試。教育經費是按戶籍人口補貼的,戶籍人口補貼他回到原來的戶籍單位,比如說妳是河北省回到河北,河南回到河南。中央反補貼這部分是隨著他戶籍走。財政支出,比如說像美國有教育券,我在這個城市獲得的教育券我可以到那個城市享受教育,但是中國不是,因為中國地區差距太大了。財產權力不能隨著走的時候變成財產的掠奪。 人權不能轉移,戶籍不能轉移形成雙重浪費。我們看到新的制度中規定保障性住房要保障農民工,他要占雙重土地,農村占有土地,城市為了生存也要占有土地。他可以選擇在農村也可以選擇在城市,他可以把農村土地變現以後進入城市。當人權和財產轉移以後,不需要我在城市中要給妳多少錢,因為妳有資本的。現在不是,他宅基地是不值錢的,因此導致我們後頭髮生的在雙重掠奪下形成的生態緊張,這種生存矛盾發展到土地、空氣、水資源和其他的資源。水資源,本來人均計算是按土地計算的,那邊計算水是夠用的,可是人口轉移到城市,這個城市變成水不夠用。水資源就開始緊張,導致了一系列的系統,各種問題。所以在喪失權力的時候,妳這種自由選擇就沒有了。人們不能自由選擇的時候,他今天可能我在這個城市打工,明天我在那個城市打工,我在這個城市打工的時候沒想長期居住,我何必對他的環境進行保護呢。我不需要支付成本,因為我過兩天轉移了。北京空氣污染,我就跑到南方去了,不在北京呆著。我們說城市中流動,或者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流動造成能源的損失原因就在於不能相互並用的轉移。 城鎮化最大的差別是人的城鎮化差別。中央政府在考慮就業政策的時候不會考慮,這部分就轉移出去了。隨著他的轉移造成了一個惡果,環境的損失沒有前站去替補的。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不能解決財產權力的問題和人權的問題,我們中國的城鎮化永遠是一個偽城鎮化,必然造成生態環境逐步惡化,而不是僅僅能通過技術上,像張躍是技術派的,通過他的技術能解決。 馮侖理論上認為國際上可以這樣,我學習美國經驗或者是其他國家的經驗就可以解決了。不是那么回事。美國的城鎮它衹有三億人口但是它占了國土面積的三點幾。從人口密度上說,我們相當於美國人口密度的好幾倍。但是日本是我們人口密度的,我們大概是100,他是350,3.5倍,他比我們人口密集得多,所以導致一堆的問題出來。日本大概是倒過來的1:3.5。英國七平方居住用地對一平方米工業用地,它空氣污染大大降低。我們總的是3.8幾的工礦用地,但是零點三幾的城市建設區。如果不解決財產權力制度問題和人權制度問題,它會造成後續一堆的矛盾。“十八大”很清晰提出了進行戶籍改革,農民工變成市民的一個說法。但是怎么落實或者後續怎么改正,我們還沒有看到一個結果。“十八大”也提出對農民工土地進行確權並進行改動。城鎮化想作為未來經濟發展重要的動力,這是李克強講的,面臨的問題就是我們今天上午討論的時候吳景濂也說,僅僅面臨城鎮化中城市建設的大躍進,就會給中國帶來未來發展中的巨大災難。 (2013-02-24/北京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