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黨立委張曉風「外配、剩女」說引發議論,昨日移民與人權團體串連到立法院外,抗議張曉風對跨國婚姻不了解、缺乏性別意識,並要求她道歉。(記者王藝菘攝)
|
剩女論掀波 人權團體嗆聲 張曉風拒道歉
〔記者顏若瑾/台北報導〕親民黨立委張曉風的「外配、剩女」說引發議論,人權與移民家庭等團體昨串連到立法院外,抗議此言論是對外配、種族、階級的多重歧視,要求道歉。張曉風回應說,她沒有必要道歉,「我責備台灣男人為什麼不愛台灣女人,但為何罵我的是女人?」
張︰責備台灣男人 為何女人罵我
張曉風還說,上帝造人,男女數量本來差不多,因商業介入而有四十六萬台灣男人娶了外配,對本地女性是一大威脅;政府編列預算幫助外配是好事,但也應編些許預算給因失去四十六萬男子而失婚的女子,否則如果這一代非常好的母親人選因此被犧牲,對國家民族是很大的損失。
新移民抗議 痛斥立委歧視
南洋台灣姊妹會、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性別人權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團體,昨在立法院外高舉「外配、剩女好姐妹」、「跨國婚姻不奇怪,立委腦袋好奇怪」、「反對製造國族矛盾」抗議標語,要求立委道歉,痛斥立委自以為愛台灣,卻是嚴重違反人權、充滿無知與偏見的歧視言論。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理事柳川表示,「跨國娶妻是人權,我喜歡就好!」他的前妻在很年輕的時候過世,原本他不打算再娶,卻在一次因緣際會前往柬埔寨旅遊時,遇到現在的人生伴侶,兩人結褵十三年,互相扶持生活很幸福。
來自泰國的新移民、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表示,張曉風有非常嚴重的性別與國籍歧視,把新移民女性看成沒有價值、沒有頭腦,甚至當做是一個可以「引進」的物品,立委公然講出這種沒有根據、侮辱移民家庭與第二代的言論,新移民又要如何融入台灣社會?
張曉風對此呼籲,外界應把她當天十分鐘的質詢重新看足、聽足,否則質詢有前後文,外界隨便從裡頭割裂幾個字說成是她的意見,那是不公平的。
親民黨團總召李桐豪緩頰說,親民黨關心所有人民權益,黨團正在處理外籍配偶與新住民加速入籍議題,下週將有相關行動。
另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日前質詢時說,「如果沒有政府的協助,新移民的第二代就是未來治安的隱憂」,民間團體也批蔡歧視。
蔡正元回批抗議團體「胡鬧」!他說,外配與外配子女在文化融合上會有適應困難,但內政部對於外配兒童輔導經費僅編六百多萬元,他是抗議政府編列的經費額度根本不符合現實狀況。
(2012-03-24/自由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