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政治受難者獄中生活! 辛苦外役、囚房悲苦難平復 政治受難者在獄中是被如何對待?獄中外役工作的辛苦、囚房禁錮的悲苦、救援行為的艱難,他們的生命因為這段歷程烙下的創痛印記,現在藉由口述的方式,重回現場、回顧過往。 12月10日正式揭牌成立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2日發表第一本歷史專書,《白色跫音: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第一輯》,內容涵蓋受難者於獄中的各方面生活樣貌,也透過受難者口述還原當時情況。 為了彌補官方檔案紀錄的不足與缺漏,此書深度訪問的對象除了政治受難者(如姚嘉文、楊碧川)、更囊括其家屬(周清玉、謝秀美),甚至還有前景美看守所所長黃福周,透過多元的立場及觀點,讓讀者對於獄中外役工作的辛苦、囚房禁錮的悲苦、救援行為的艱難,能有清楚地瞭解,也對那段威權統治的歷史教訓有更深刻的省思。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善報說:「我們相信讓政治受難者獲得撫慰的方式,不是掩蓋歷史,而是真實呈現歷史。」希望透過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的口述歷史專書的出版,還原部分的歷史真相、彌補官方檔案的不足之處。 新書發表會上,受訪者齊聚一堂,除了見證歷史性的一刻,並一同回憶當年共同受難的情況,但因為舊地重遊憶,仍讓許多受難者思緒一時難以平復。 (2011-12-23/now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