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聯絡我們
 
‧人權新知
 
‧世界人權宣言
 
高雄國際人權宣言
 
‧人權影音資料館藏
 
‧人權圖書資料館藏
 
‧高雄市人權委員會
 




縮小健康不平等 21世紀重大課題

◎ 行政院衛生署

日前公衛學者公布臺東縣比臺北市平均餘命短8.5歲,引起社會關注。國民健康局在17日衛生署舉辦的「臺灣健康論壇」中,報告臺灣健康不平等狀況的分析與對策,提出了更詳盡的統計結果。國民健康局指出,與其他國家一樣,臺灣在不同地區、不同族群與不同社經階層之間,也存在健康不平等的現象;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不平等委員會的主席馬默爵士(Michael Marmot)稱之為「健康的社會落差」)(social gradient in health)。

不過,不像許多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健康不平等反而更加擴大,近年來臺灣的健康不平等問題已有縮小的趨勢,尤其是對醫療與公共衛生較敏感的項目,例如嬰兒死亡率、疫苗接種率、各項預防保健服務的利用率等,各縣市已達一致的高水準,縣市差距大幅縮小,但對於影響因素較複雜的平均餘命與總人口死亡率,想要完全消弭落差則還有很長的路和很多的挑戰,需要中央與地方結合衛生以外的部門共同努力,採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兩大原則-「全政府的動員」(whole government approach)與「各項政策皆應考量健康效應」(health in all policies),從家庭生活條件、就學與就業三大面向全面改善,才能有效跨越健康人權上的階級鴻溝。

國民健康局與臺大江東亮教授以國民健康局歷年研究和調查為基礎,並收集衛生署、主計處與各部會之統計與調查資料,進行分析,有以下發現:一歲以下嬰兒死亡率之縣市落差:在民國87年時,臺東縣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13,臺北市為千分之5.5,臺東縣比臺北市每千位嬰兒多出7.5名死亡;在99年時,分別為千分之8.2與3.8,臺東縣比臺北市每千人多4.4名死亡。在12年間,臺東縣與臺北市的差距縮小了將近一半(40%)。總人口死亡率:在94年時,臺東縣總人口死亡率為每10萬人有753.5人死亡,臺北市為每10萬人有392.6人死亡,臺東縣比臺北市每10萬人多出361名死亡;在99年時,分別為每10萬分之647.3與338.8,臺東縣比臺北市每10萬人多308名死亡。在5年間,臺東縣與臺北市的差距縮小了15%。

若依日前陳美霞教授等人以平均餘命所作的比較,在民國85~87年間臺東縣民與臺北市民的平均餘命分別為69.4歲、79.1歲,落差為9.7歲,到97~98年間,臺東縣與臺北市平均餘命分別為73.7歲、82.2歲,差距仍高達8.5歲,但兩者差距已縮小了12.4%。

以「全國」、「臺北市」、「花東地區」及「原住民」2009年之平均餘命相比較,則花東地區比臺北市短7.7歲、原住民比全國短9.5歲,原住民比臺北市短13歲。

各縣市過重或肥胖比率以臺東縣與雲林縣最高;吸菸率以臺北縣與花蓮縣最高;嚼檳率以臺東縣、嘉義縣、花蓮縣最高。都呈現明顯的城鄉差距與聚集在幾個資源不足縣市的現象。國人男女性的吸菸率、嚼檳率、不運動率以及女性肥胖率,皆呈現教育程度越低者,不健康行為比率越高。

預防保健服務已有效縮小甚至打破城鄉差距:透過衛生與醫療體系的努力,各縣市在產前健檢、新生兒篩檢、兒童健檢、兒童預防接種等項目的利用率,均已達一致的高水準,幾乎無縣市差距。許多資源不足的縣市,其成人健檢與乳癌篩檢的利用率甚至已超過資源較多的縣市,顯現臺灣透過公衛體系的努力,已成功使民眾得到好的預防保健服務。

女性勞動參與率已進步,與男性勞動參與率之落差縮小。但女性雖已佔勞動人口的43.8%,在行政或管理職務中,女性仍僅佔19.5%,顯見其職場地位尚有待提昇。透過政府的立法保障與執行,原住民男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達68.5%、53.1%。

國民健康局指出,臺北市與臺東縣死亡率與平均餘命的差距,主要來自於慢性病與事故傷害,臺東縣在菸、酒、檳榔、肥胖等慢性病危險因子的盛行率大大高於臺北市,但菸、酒、檳榔、肥胖等因素的背後,又有所謂「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在影響;教育或社經階層較高的民眾,這些因素的盛行率也較低;反之,受教育年數較低、收入較低者,這些因素的盛行率則較高。

因此,未來要改善原住民或偏遠縣市的健康,單靠醫療或衛生體系的努力是不夠的,中央與地方政府必須結合衛生以外的部門,採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兩大原則-「全政府的動員」與「各項政策皆應考量健康效應」,從家庭生活條件、就學與就業三大面向全面改善,才能有效跨越健康人權上的階級鴻溝。臺灣過去已有推行健康城市計畫、跨部門合作的基礎,未來應擴大推廣。


(2011-10-19/優活健康網)

 
  2009 2010 2011 2012
 
10/19:縮小健康不平等 21世紀重大課題 (優活健康網)
10/19:動手術更安全 高醫鼓勵病人主動問 (台灣新生報)
10/20:勞會警政署研議 罷工設糾察線 (中央社)
10/20:組合屋住近10年 哈凱部落赴監院陳情 (新頭殼 newtalk)
10/21:飢餓44 學生社團籲修學貸四法 (Your News)
10/21:重視公衛預防才是消彌健康不平等的根本之道 (苦勞網)
10/22:近鄰噪音損人健康 可求償 (自由時報)
10/22:人權學堂 (台灣時報)
10/23:嗆沙勒下台 葉門爆激戰20死 (世界日報)
10/23:占領多倫多 千人遊行 集結市政廳 (世界新聞網)
 
人權學堂 ∣Human Rights Learning Studio

位置:高雄捷運O5/R10美麗島穹頂大廳方向往出口9
Position: Kaohsiung MRT 05/R10 Formosa Boulevard Hall Exit 9
郵寄地址:81249高雄市小港區大業北路436號
Address: No. 436, Daye North Rd. Siaogang Dist., Kaohsiung City 81249, Taiwan
電話Tel:886-7-2357559∣傳真Fax:886-7-2351129
Email: hr-learning@ouk.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