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聯絡我們
 
‧人權新知
 
‧世界人權宣言
 
高雄國際人權宣言
 
‧人權影音資料館藏
 
‧人權圖書資料館藏
 



坦尚尼亞的龍舌蘭植栽園,照片轉載自衛報,MJ Photography/Alamy

龍舌蘭 生質燃料作物新星

本報2011年8月2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家寧編譯,蔡麗伶、莫聞審校

龍舌蘭不只能釀酒,也可用來當作生質燃料了。一項新研究指出,用龍舌蘭所製成的燃料,可減少運輸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提出該研究的牛津大學教授尹德維迪(Oliver Inderwildi)還表示,龍舌蘭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生長在貧脊的旱地或沙漠。因此,種植龍舌蘭,不會和糧食作物的耕地競爭。

在美國等地,用來取代汽油的乙醇大多是用玉米製造,卻遭抨擊是引起穀物價格飆漲到歷史新高的元兇之一。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法律授權讓汽油、柴油可添加生質燃料的作法,有違反道德的不良副作用,因為生質燃料的生產常常違反人權和破壞環境。

但是新研究發現,就算是乾旱土地上,龍舌蘭提煉出的乙醇產量也非常充分,而且對於環境的影響也相對較少。多肉、葉形如玫瑰的龍舌蘭,可以製造高品質的糖;科學家已打造了一座設備來模擬其生長環境──墨西哥的哈利斯科州(Jalisco,龍舌蘭之州),在此地將糖轉為燃料用酒精。

尹德維迪指出,這項刊載於《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是第一篇對龍舌蘭乙醇的全面性生命週期分析報告,提供了有關其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科學資料。研究團隊發現,龍舌蘭提煉的乙醇,其二氧化碳的淨排放量是每百萬焦耳(mega joule,MJ)35公克,遠少於由玉米乙醇預估的排放量85 g/MJ。相較之下,燃燒汽油排放約100 g/MJ 二氧化碳,而一些玉米乙醇的預估排放量甚至比汽油更多。

用巴西蔗糖所提煉出來的乙醇比龍舌蘭乙醇更好,因為蔗糖乙醇只會排放 20g/MJ 的二氧化碳。但是Inderwildi說,巴西擁有獨特的水、土壤和空間,再加上可用低碳的水力發電來烘乾作物;這些獨特的條件,使巴西蔗糖的成功案例很難複製在巴西以外的地方。

這項研究考慮了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從肥料的使用、脫乾、機械潤滑油和電力運轉後所燃燒剩下的作物殘餘物,都涵蓋在內。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牛津大學的植物科學家史密斯(Andrew Smith)補充說,「龍舌蘭的特徵很符合生質能源的生產條件,另外也顯示它很有潛力作為適應氣候變遷調的糧食作物。在可耕地和水資源貧乏的世界中,預期龍舌蘭大規模種植後,也將引起『食物重要還是燃料重要』的爭論。」

龍舌蘭作為生質能源的試驗已經在澳洲進行。一些專家也指出,在墨西哥和非洲有許多廢棄的龍舌蘭園,可重新加以開墾利用。以往這些農園是用來生產瓊麻(sisal)纖維,但因為塑膠興起後而沒落。


(2011-8-2/環境資訊中心)

 
  2009 2010 2011 2012
 
8/2 :嗎啡取得困難 專家籲推動改革 (台灣立報)
8/2 :龍舌蘭 生質燃料作物新星 (環境資訊中心)
8/3 :晨掃晚點名 大學管教受質疑 (台灣立報)
8/3 :樂生資源不如前 照護每況愈下 (台灣立報)
8/4 :台、泰擬洽簽「移民事務與防制人口販運合作瞭解備忘錄」 (台灣英文新聞)
8/4 :我想活著退伍 (台灣立報)
8/5 :基本工資難溫飽 是雇主還是政府之責? (中廣新聞網)
8/5 :38戶同意 2戶反對 都更案卡2年 (中國時報)
8/6 :被遺忘的愛 同志吐心聲 (中央社)
8/6 :「建國100‧祝福100~同志愛‧愛同志」同志愛情人權見證 (Qnews 全球新聞雜誌)
 
人權學堂 ∣Human Rights Learning Studio

位置:高雄捷運O5/R10美麗島穹頂大廳方向往出口9
Position: Kaohsiung MRT 05/R10 Formosa Boulevard Hall Exit 9
郵寄地址:81249高雄市小港區大業北路436號
Address: No. 436, Daye North Rd. Siaogang Dist., Kaohsiung City 81249, Taiwan
電話Tel:886-7-2357559∣傳真Fax:886-7-2351129
Email: hr-learning@ouk.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