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虎添翼▲刑事局科技中心大樓16日落成,刑事局長林德華(左二)充當導覽員,為鑑識專家李昌鈺(左三)等來賓導覽、解說。(劉宗龍攝)
刑事科技大樓啟用 鑑識更上層樓 面對廿一世紀科技與跨境犯罪的挑戰,刑事偵查證據成為保障人權的關鍵指標,刑事局科技中心大樓十六日落成啟用,行政院長吳敦義強調,國家治安力量,藉助科學儀器,最符合人權的保障,而新大樓正是替保障人權、維護治安畫下關鍵的里程碑。 行政院長吳敦義、內政部長江宜樺、警政署長王卓鈞和來自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菲律賓、美國在台協會等國內外代表,一同見證大樓啟用典禮,展現刑事局在國際警察合作已獲友邦肯定的實力。 內政部長江宜樺指出,刑事局任務是打擊犯罪和維護治安,也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而兩岸簽署打擊犯罪協議後,讓有心犯罪的人無法再像以往到中國大陸避難。然而面對數位化時代的挑戰,犯罪偵防已經與傳統不同,新大樓象徵未來刑事鑑識將更上層樓。 王卓鈞也指出,刑事局去年破獲漁船走私槍械,以及這一年半偵破多起兩岸詐欺跨境集團,成果有目共睹,而隨著科技發展,增加警察在偵處案件的困難,有賴現進儀器設備和技術來偵處刑事案件,相信今後在打擊犯罪必然有更好的成效。 國際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認為新大樓未來能夠把中華民國法制帶到新的境界,特別是明年是建國一百年,這是個很好的象徵,他說,這大樓不只是一個樓,代表正義,也代表中華民國打擊犯罪的決心,未來就是要讓證據說話。 刑事局長林德華強調,過去刑事局以科技、正義、服務為核心價值,隨著科技地球村到來,廿一世紀還增加專業、團隊兩項,從去年下旬積極推動兩岸與跨境合作,共同打擊詐騙集團後,今年詐欺發生數較去年同期下降四分之一,財損更減少四成。 他表示,面對新興科技犯罪的挑戰,未來除了維護國內治安,更要從台灣走向全世界,創造兩岸及國際打擊犯罪合作效能,打造全民的安全防護網,飛越無限可能。 (2010-12-17/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