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民素養調查 台學生性別平權支持度第一 台灣首次參與由IEA(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協會)主導的國際公民素養調查計畫,部分結果在今天(29日)公佈,台灣國中生對性別平權的支持度排名世界第一,公民認知排名第四,僅次於芬蘭、丹麥與韓國。 由IEA主導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2009),是評量各國8年級學生的公民素養和參與國家公民教育的現況;全世界共有台灣、瑞士與澳洲等38個國家和地區的14萬多名學生參與,受測學生的校長和教師也須填寫相關問卷。 這項計畫的初步評比結果29日於瑞典公布,國科會和教育部也同步召開記者會說明。結果顯示,台灣學生的公民認知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芬蘭、丹麥與韓國,台灣與韓國的表現僅差6分,在統計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同時,台灣有將近8成的學生表現達到高標。此外,台灣學生對於性別平權的支持度排名世界第一,女學生比男學生更支持性別平權。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說:『(原音)感到非常欣慰,因為我們國內目前正在積極的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這個議題,包括我們在落實國中、國小的課程,可以說有一定相當的成果;包括老師的深耕,這方面的教育,還有對地方的輔導功能來講,都可說相當的不錯。』 不過,對於政府、政黨與媒體的信任度顯著低於國際平均值。還有,台灣學生參與校內活動頻率最高的是班會討論,參與校外人權活動的比例顯著低於國際表現。另外一方面,台灣的教師認為公民教育最主要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解決衝突的能力;而台灣公民教育最需要改善的部份是增加教學時數,其次是學科知識和教學方法的研習。 這項計畫還對台灣公民教育目標提出了建議,除了要強調公民知識的學習外,更應該強調公民情意和公民參與的教學。 (2010-06-29 / 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