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示二二八受難者的故事,其中黃春蘭教授讀到父親一封遲了五十六年的黃溫恭遺書,令人感到大時代的辛酸與不捨。(記者張忠義攝)
|
風中的名字 二二八史料史博館展出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二二八和平紀念「風中的名字」特展,昨在高雄歷史博物館開幕,展出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密件、判決書、軍事往來公文等相關資料,讓民眾藉由閱讀相關文件檔案,了解更多二二八事件真相。
遲了56年 受難者遺書 透見歷史傷口
展場以「消失的家人」為主題,展出二二八受難畫家陳武鎮「判決書」、「風中的名字」、「虛擬巨惡」系列作品,最新創作「誰需要判決書」中,清楚看到蔣中正親筆批示「判刑十二年以上的政治犯全部槍決」,赤裸裸地暴露出蔣中正的獨裁與冷血。
展場中「不敢哭出聲」主題,陳述二二八受難者的故事,其中高雄市燕巢區留日牙醫生黃溫恭,他在被槍決的前夕,寫下五封遺書給妻兒、妹妹。其中一封是寫給當時還在媽媽肚內、未曾見過面的小女兒黃春蘭的信,這封遲了五十六年的遺書,一直鎖在國家檔案局中,直到三年前,黃春蘭才看到。
現任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教授的黃春蘭激動地說,蔣中正一紙公文,奪走她未曾謀面的父親,留給家族多少遺憾與悲痛,如今家人想要回父親寫給自己的遺書原稿書信,還要經過層層關卡程序,政府的心態毫無正義與道理可言。
文化局長史哲強調,今年紀念二二八歷史傷口,除了「風中的名字」特展外,二十二日在岡山區原建安醫院舉辦「拼貼高雄二二八座談會」、二十五日至三月十一日在高市電影館推出「時代的噪音」人權影展、二十七日在至德堂舉辦「化為千風」紀念音樂會、二十八日在二二八和平公園舉辦追思儀式。
(2011-2-20/自由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