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權保護詐騙 恐釀國際笑話
我國籍詐欺嫌犯到菲律賓,向大陸人民騙了將近「海角七億」,最近卻因為遭菲方遣送大陸引發風波。惟從各層面來看,台灣都得不到國際社會的聲援,值得詳加檢視。
維基解密的澳洲創辦人亞桑傑在英國投案,美國和瑞典都搶人,澳洲未在主權問題上大作文章。亞桑傑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與劉曉波相提並論,代表國際上有人聲援其行為。然而詐騙犯的責任,尤其法律責任,已成為普世觀念不容小覷。美國的馬多夫遭判重刑,兒子受不了輿論指指點點,上吊自殺。我們應主張作出非法行為的台灣人,自己去承擔後果,不宜夸夸其言把人權和主權,當成作奸犯科的保護傘,釀出國際笑話。
不久前,台灣虐待菲國外勞的新聞才上了國際媒體,如今,詐欺犯到菲律賓栽了跟斗,使得抗議理不直、氣不壯、義不正、詞不嚴,既不能讓人更尊重台灣,反倒令東南亞見到,非與大陸友好不可。
撇開國際觀、「外銷轉內銷」,南部立委補選在即,台灣不乏國族主義召喚的一批群眾,因同胞詐欺大陸人,快把罪犯當成英雄。而馬政府怕被「抹紅」,能閃則閃,成了綠營見縫插針,炮轟政府保護「國格」不力的題材!與其說綠營維護人權、國格,不如說是為了營造仇中、反中的氛圍,這種政治用心,政府還要隨之起舞嗎?
台灣人到外國犯罪,令人遺憾。台灣切莫誤判國際情勢,反而落入「保庇」跨國犯案台籍人士之口實。
(2011-2-9/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