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聯絡我們
 
‧人權新知
 
‧世界人權宣言
 
高雄國際人權宣言
 
‧人權影音資料館藏
 
‧人權圖書資料館藏
 


台灣可以對外勞更好一點

台灣社會有多需要外勞,看看近日兩則新聞就可知大概。一是有關老人照護,消基會一項調查發現,安養院裡近七成照護者是外籍看護工,且工作吃重,有些地方一名看護工平均要照顧近十名老人。另一則有關自由貿易港區計畫,為吸引台商回流,行政院長吳敦義說可以考慮讓外勞工資與國內基本工資脫勾,使投資條件更具誘因。

這兩則新聞的主角都不是外勞,卻意外揭露了外勞與台灣人民生活的關聯。安養院的新聞,消基會調查的主旨應是為顯示老人照護現況的不理想,因為依老人機構設立規定,外籍看護不得超過服務人員的二分之一。但現在不僅是安養機構強烈依賴外籍看護,一般家庭、乃至醫院裡的長期住院病人,極高比例都是由外傭在看護。外傭推著坐輪椅的老人在公園曬太陽,在地下街群聚聊天,是一般民眾不陌生的景象。

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一般雙薪家庭則因缺乏幫手而不敢多生小孩,對外勞和外傭確實需求殷切。但政策上,在「保護本國勞工」的前提下,政府引進外勞只想俗擱大碗。吳揆要相關單位研議將外勞工資壓低至基本工資以下,就是這種心態反映。勞委會及全國產業工會都反對,表面理由是說本勞、外勞不同酬會違反國際勞動人權,但恐怕更擔心的是將使本地勞工薪資受拖累。台灣欲吸引「連鯨魚都回流」,往繼續壓低外勞工資的方向去動腦筋,希望相關官員要先對2005年高捷外勞「暴動」案的教訓謹記在心。那起事件將台灣的外勞受虐景象曝光於國際社會,使台灣形象受損。外勞政策實在不宜在勞動條件上繼續苛刻。

在台灣的外勞外傭、甚至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處境如何,法律條件和社會互動冷暖如何,官員和民眾心知肚明,也早有各種評論和反省建言。馬政府強調人權,強調族群平等,強調保護弱勢,說來冠冕堂皇;但在吸引台商回流這種經濟議題之前,是否維護資本家利益更甚於勞工人權,一下子就考驗出施政的道德高度。台灣實在應該對外勞更好一點!


(2010-04-17/ 聯合晚報)

 
  2009 2010 2011 2012
 
4/13:二代健保/籲保障人權! 蔡正元:應將監獄受刑人納入(今日新聞)
4/13:國泰世華銀一日志工 送愛到越南(中時電子報)
4/14:外籍黑戶媽媽 內政部專案處理 (自由時報)
4/14:住宅是基本人權「2010台灣無宅市民運動」來了! (自立晚報)
4/15:人權觀察:塞內加爾逾5萬學童被迫行乞 (中央社)
4/15:紅衫軍判決的突破與遺憾 (中時電子報)
4/16:豐沛人脈+法律漏洞 魔高一丈(中時電子報)
4/16:高市議員童燕珍 義賣二手衣助弱勢  (聯合新聞網)
4/17:台灣可以對外勞更好一點 (聯合晚報)
4/17:死刑存廢 不能用公投決定 (中國時報)
 
人權學堂 ∣Human Rights Learning Studio

位置:高雄捷運O5/R10美麗島穹頂大廳方向往出口9
Position: Kaohsiung MRT 05/R10 Formosa Boulevard Hall Exit 9
郵寄地址:81249高雄市小港區大業北路436號
Address: No. 436, Daye North Rd. Siaogang Dist., Kaohsiung City 81249, Taiwan
電話Tel:886-7-2357559∣傳真Fax:886-7-2351129
Email: hr-learning@ouk.edu.tw